當前國際情勢下台灣民主的『關鍵字』講座
<從424事件反思當前台灣民主>系列活動

當前國際情勢下台灣民主的『關鍵字』講座

1970年的台灣,島內處在蔣家政權的高壓統治之下,前一年剛接任行政院副院長的蔣經國,穩健踏在接班大道上;但國際情勢開始變化,1960年代後中國和蘇聯開始有各自盤算,接著美國尼克森總統開展『聯中制俄』之戰略,衝擊美國與蔣家政權之同盟關係。當時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社會學博士的黃文雄先生,察覺地緣政治可能改變,因而著手思考刺蔣之行動。他認為在國際情勢變化之際,如能藉由刺蔣行動打亂蔣家的接班計畫、鬆動超穩定的高壓統治結構,就能為台灣的政治和社會發展打開更多的可能性。在當時黃文雄先生的心中,趁國際情勢轉化,『打破超穩定』可視為他行動背後的重要關鍵字。

自蔣家「超穩定」黨國政權被打破後,台灣的民主在飄搖中持續往前,在許多民主前輩的犧牲奉獻下,55年後的今天,台灣從國際社會的民主孤兒蛻變為印太地區的民主夥伴,在國際社會獲得更多民主盟友的支持。2023年7月25日美國眾議院通過的「台灣國際團結法案」(Taiwan International Solidarity Act)中特別釐清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的內涵,強調該決議僅處理中國的代表權問題,未涉及台灣及其人民在聯合國或任何相關組織的代表權,也沒有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及台灣的關係或任何關於台灣主權的聲明表示立場。多年來,中國試圖透過對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之曲解影響國際社會對台灣主權的認知,並刻意引用2758號決議以阻礙台灣參與國際組織, 此種誤導國際視聽之行徑近年已逐漸被識破。包括歐洲議會和澳州、荷蘭、瓜地馬拉、加拿大、捷克、比利時等各國議會紛紛通過相關動議,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法理正當性。

反觀國內,2024年1月的總統和立法院大選之後,因為立法院所提出的爭議法案,陸續出現了青鳥行動以及立委大罷免行動。2025年1月,川普2.0上任,更為國際政局投下許多震撼彈。台灣處在當前的情勢,能讓台灣民主得以持續發展茁壯的關鍵會是哪些?四二四教育基金會特別邀請專家學者們與我們分享他們心中捍衛台灣民主的重要『關鍵字』!

時 間:2025年4月27日(日) 14:00-16:30

地 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一樓展演廳(臺北市南海路54號)

講 者:吳介民(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沈秀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曾柏瑜(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

主 持:陳俊宏(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新北市四二四教育基金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