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婉真 整理|張敬業
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 重回事件現場
今年初台灣第一部政治劇《 國際橋牌社 Island Nation》剛上映,其片頭曲是由 滅火器 Fire EX. 樂團演唱的「無名英雄」,歌詞中強而有力的 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就是源自於1970年4月24日在美國紐約刺殺蔣經國的黃文雄,在開槍之後被紐約警察強壓在地,仍奮力起身發出,台灣人不滿蔣氏政權獨裁統治的聲音!
50年後的我們,是否知道關於424的那聲槍響,以及這句相當有Power的名言,是如何影響著後來蔣氏政權對台灣人的統治,並給予當時海外台獨運動者持續奮戰的勇氣。

1970年4月24日,當時的行政院副院長蔣經國到紐約訪問,受到美方元首級的招待。蔣經國的訪美是由國務卿羅吉斯邀請,行程是從4月18日起共10天,4月24日中午是要到位於中央公園旁的廣場飯店(The Plaza Hotel)進行一場演講。
美國如此禮遇蔣經國的原因,除了他是蔣介石的接班人之外,美國已經無法阻擋中華人民共和國加入聯合國的申請案,蔣經國此行有商議兼安撫之意。
得知蔣經國訪美的行程,美國台獨聯盟內部,以及比較激進的盟員紛紛討論或暗自盤算如何向蔣經國抗議、甚至計劃暗殺蔣經國。
而暗殺蔣經國的行動,就是由當時擔任聯盟執行秘書的鄭自才秘密計畫,他找了賴文雄及妻舅黃文雄和太太黃晴美共同商議刺蔣行動,黃文雄說4人中只有他未婚,主動提議由他來擔任刺客的任務。讓他們決定行刺的另一個理由是,他們在台灣看過蔣介石的護衛如何地密不透風;在美國也看過美國對外國元首的護衛如何鬆弛。這也是個機不可失的要素。

424當天上午,許多台灣同鄉已經聚集在廣場飯店前的噴水池附近示威抗議,而蔣經國下塌在附近的The Pierre, A Taj Hotel(皮埃爾泰姬陵酒店),它位在紐約市東61街,左轉馬上就是曼哈頓第五大道,往前廣場飯店行走約兩分鐘的時間。事件當天美方原本規劃是讓蔣經國步行前去,因為下雨,臨時改為搭車前往。


黃文雄和黃晴美兄妹則假扮情侶,從廣場飯店距離中央公園較遠那一方的巷子「出場」,手槍事先放在晴美的皮包裡,到現場,晴美把槍交給哥哥前,黃文雄在黃晴美過世後寫給王秋森的信中曾經這麼說:
「這幾天常常想起在Plaza Hotel 南邊的巷子和旅社亭仔腳南端交角,她從手皮包拿出槍來交給我的那一幕。她抱了我一下,抬頭看著我說 “I love you”,動作鎮定自然,臉上也看不出悲傷;只有我親她的前額時才看到她的眼角有一滴閃亮的淚珠。然後我就得轉身走了,因為CCK(蔣經國)的車隊已經到了中央公園另一端的轉角...」

蔣經國的車隊到達飯店門口,當他下車步行、即將經由旋轉門進入飯店時,黃文雄跑到飯店大門的台階前,為避免傷及無辜,近距離舉槍射擊,卻遭門口警察將他的手往上托,子彈射穿旋轉門玻璃,蔣經國逃過一刼。而開槍的黃文雄隨即被一旁的警察制伏。當瘦小的黃文雄被人高馬大的美國警察壓制在地上時,他掙扎著想起身,對警察大喊:”Let me stand up like a Taiwanese!”和紐約時報所寫的:”Let me stand up like a man.”不一樣。


而黃文雄在後來的訪談也解釋到,他是一個女權主義者,不喜歡以 “man”來通稱人類,而他事先就想過各種可能的情況及如何因應,因此才會脫口說出那句話,但紐約時報記者當時並未在現場,記者是事後聽警察描述所寫的報導,以致和事實有些出入。
刺蔣槍響後,當時在門口發傳單的鄭自才,看見黃文雄被壓制在地上,腦袋沒有多做思考就衝上前去,被揮棍的警察打到眼鏡,碎片割破臉,當場血流如注,成為刺蔣行動中唯一流血的人。
黃文雄及鄭自才兩位優秀的台灣留學生,人生從此走得崎嶇坎坷,也相當程度改寫台灣近代史,蔣經國從此未曾再出國,接任總統後大幅啓用台灣籍「青年才俊」,今天國民黨自吳敦義以降的台籍幹部,都應該感謝黃文雄當年的那一槍。
而這一槍也讓台灣人拒絕蔣家統治的想法,首次登上紐約時報頭版,美國各大電視台爭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