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鎌德|人物小傳

洪鐮德教授,1937年生於新竹北門,大學聯考時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上台大法律系,但對法律沒有興趣,轉到政治系,並全心全意學習外國語文,大學期間不僅通達德語,也學習俄語、義語、法語和日語。叛逆與堅持公義的性格,也在此時期展現出來。

Continue Reading 洪鎌德|人物小傳

張維嘉|人物小傳

張維嘉,1940年出生,樹林人。台大法律系畢業後,1966年赴瑞士留學,當時還帶著一本厚重的台灣電話簿,之後寄給「台灣青年」雜誌,以便將1964年彭明敏等人發表的「台灣自救宣言」宣揚出去。當年的台灣留學生對於如何推翻國民黨政權,紛紛提出不同的見解和策略。黃文雄和鄭自才所採取的「刺蔣」,是其中較為radical(激進)的一種。

Continue Reading 張維嘉|人物小傳

王文宏|人物小傳

1970年代的刺殺蔣經國行動中,除了有鄭自才和黃文雄在美東的4月24日行動,在美西也有王文宏所策畫和執行的孤狼式暗殺任務。原本計劃於1970年4月19號上午11時,蔣經國到美西洛杉磯的中華公所,向附近的孫中山銅像獻花之時,王文宏在孫中山銅像側面的建築物頂樓開槍,長槍遠距離狙擊蔣經國,但後來不知道是情報錯誤還是蔣經國行程改變,在陽台埋伏的王文宏一直等不到人,這一次的狙擊行動並未成功。

Continue Reading 王文宏|人物小傳

謝聰敏|人物小傳

1964年謝聰敏和魏廷朝以及他的老師彭明敏,共同起草「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因而一起被捕,後來又被誣指預謀美國花旗銀行炸彈案,被誣陷為台獨暴力事件二度入獄。這次坐牢受到更多酷刑,後來託一位日籍難友出獄時幫他帶信出去,信件輾轉登在紐約時報,外界才得知謝聰敏已被上腳鐐,意味可能被判死刑,而由台獨聯盟在海外展開救援行動,謝聰敏得免一死。

Continue Reading 謝聰敏|人物小傳

Pontus Bernhard|人物小傳

Pontus Bernhard ,是1970年代諾貝爾獎審查委員會主席 Dr. Gustav Bernhard 的兒子。彭明敏教授及鄭自才到瑞典,都是由他父母親提供自家別墅的同一間房間讓他們居住,鄭自才住他家時他已結婚,有一個年幼的女兒。他自己還在大學讀書,主修國際政治。

Continue Reading Pontus Bernhard|人物小傳

Anita D’Orazio|人物小傳

是鄭自才被捕時住在和他們同一棟公寓的鄰居,因為和前夫的感情問題,正逢人生的低潮期,目睹晴美獨自照顧兩名幼兒及營救丈夫的辛勞,主動向晴美伸出援手,晴美在監獄外的橋上絕食、鄭自才被押赴機場時躺在馬路中間企圖阻止囚車經過⋯⋯,Anita 都參與其中。

Continue Reading Anita D’Orazio|人物小傳

End of content

No more pages to load